投诉地铁安检人员
我写此信旨在投诉今日(2025年9月12日)在茶山地铁站过安检时遇到的不合理对待,希望贵部门能对此予以重视并改进相关流程。 当时,我携带了一个敞开的饭盒袋(内含饭盒)、一个小型手提包及一个无水的水杯,共计三样物品。安检人员坚持要求我将饭盒袋放入安检机通过检查,但我的饭盒袋是敞开的,内部物品一目了然,并无任何隐蔽或可疑之处。然而,工作人员不仅拒绝通融,还以“东西多”为由要求我进一步接受检查。事实上,我仅携带了三样物品,并未超过合理范围。 更令人不满的是,工作人员要求我将小包内的物品全部倒出并重新整理,这一过程不仅耗费时间,也造成了我的不便。事后我发现,一支唇膏在翻包过程中丢失。此外,饭盒袋无法正常通过安检机的帘幕,需要手动扒开帘幕才能放入和取出,这一操作不仅极不方便,还让我担心是否存在不必要的辐射暴露风险。 值得一提的是,我的袋子此前在通过安检机时已两次丢失物品,可见安检流程本身存在缺陷。而工作人员要求翻查小包的做法也令人困惑——如果小包需要翻开检查,那是否意味着乘客的衣袋也需要被翻查?这种检查方式显然缺乏合理界限,且未尊重乘客的隐私与便利。 我希望贵部门能对以下问题给予关注并回复: 1. 对于明显可看清内容的敞开容器,是否必须强制通过安检机?能否采取更人性化的检查方式? 2. 安检人员是否应接受更多培训,以更合理的方式判断检查必要性,而非机械执行规定? 3. 安检机的设计是否存在缺陷?尤其是对于无法正常通过帘幕的物品,是否应优化设备或流程? 4. 如何保障乘客财物在安检过程中的安全?能否建立有效的遗失物品追责机制? 我希望地铁安检能在保障安全的同时,兼顾效率与乘客体验。感谢您抽出时间阅读我的投诉,期待您的回复及改进措施。
尊敬的乘客,您好,非常感谢您对安检工作提出的宝贵意见与建议。我们完全理解您对“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提升安检效率与乘客体验” 的期望,这也是我们持续努力的方向。现就您的疑问逐条回复如下: 1、关于敞开容器的检查方式: 根据《反恐怖主义法》和《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安全管理规定》,地铁安检实行“逢包必检、逢疑必查”的原则。规定的初衷是为了杜绝任何潜在危险品被带入地铁,保障所有乘客的绝对安全。对于您提到的“明显可看清内容的敞开容器”(如透明饭盒、敞口水杯等),我们完全认同并已采取更灵活、更人性化的检查方式。 (1)透明类(如透明塑料袋、透明饭盒)包装的食物(食品),由安检员使用金属探测仪手检,无异常(无报警)的后放行,有异常(报警)的则需开包查看。 (2)非透明的单层类包装盒(如非透明塑料袋、布袋)包装的食品(食物),由安检员用金属探测仪手检,并请乘客打开包装盒查看;无异常的放行,有异常的则请乘客过机检查。 (3)非透明的有夹层的包装袋/包/箱(如装有食品食物的背包等),里面所装的食品取出,其包装袋/包/箱须过机安检。 2、关于安检人员的培训与判断力:安检人员在上岗前均已进行相关培训及考试。我们始终致力于在严守安检标准与提升乘客体验间找到最优平衡,持续优化安检工作流程,如针对乘客意见较大的食品类物品已进行了优化。 3. 关于安检机设计与流程优化:您指出的设备设计问题确实存在,当乘客携带较轻的行李物品过安检机时,存在物品卡在安检机遮帘的情况,目前全线安检点处均有放置厚重的安检框,您可以将小包等较轻的物品放入框内进行过机。同时,针对该情况,我们已要求安检人员加强关注,发现该问题时第一时间提供帮助,由此给您带来了不愉快的体验,我们深感抱歉。 4.关于“如何保障乘客财物在安检过程中的安全及能否建立有效的遗失物品追责机制”的问题,保障乘客财物安全是我们的基本职责,如乘客物品在安检过程中有遗漏的,现场工作人员发现后会第一时间报车站进行广播寻找失主,同时,我们会将失物进行登记进入系统并定期在公众号中进行发布,如您发现有物品遗漏的,可联系我们车站工作人员,我们将竭诚为您服务。 5、再次感谢您对车站安检工作提出的宝贵意见,祝您生活愉快。
9参与
8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