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阳光热线问政
阳光问政>问政详情

关于2014年随军家属安置的三点申诉

热心的网友 来自:中国 发布日期2014-12-03 20:54:48 状态: 已回复 编号:115213
处理用时:22天6小时53分
关于2014年随军家属安置的三点申诉东莞市民政局暨市双拥办: 我们是符合国家随军家属安置政策的部分驻莞部队军人家属,今天正式得知今年随军家属的审档结果,深感震惊、倍觉意外、十分难受!震惊的是在全国深入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大力纠正腐败和不正之风的大背景下,东莞市随军家属安置工作仍然出现如此不可思议的事情;意外的是东莞市在争创双拥模范城的关键时期,且以机要件寄档加社保证明的形式基本排除了假身份的前提下,公务员、干部家属档案通过率竟然还如此之低;难受的是我们等了三年之久盼来的一次机会,就这样被某些部门以各种理由无情地剥夺了,而且不给解释和补救的机会。在这里,我们有三点申诉,希望通过民政局及市双拥办、信访局反馈给尊敬的东莞市领导及相关政府部门: 一是今年安置随军家属是政策应景还是真心拥军优属?今年是2011年东莞市安置随军家属以来的第三个年头,也是国家随军政策调整、安置范围扩大到正连职干部随军家属的第一次,由于时间积累和范围增大,因此符合随军安置政策的家属数量成倍数增长,但计划拿出的100个指标跟以往相比几乎没有扩大。另外,随军家属安置上有国家的法律法规,下有东莞市作为全国双拥模范城的责任担当。但今年的安置,让我们感觉到市里仅仅是为了争创双拥城所采取的对付性措施,为了减少安置名额,通过严苛的、找茬式的审档把原本在编在岗、完全符合就业安置条件的家属挡在安置大门之外,比如近50名拥有干部身份的随军家属,其原单位通过机要件邮寄了档案,仅仅只有5名通过了市人事局的档案审查,通过率10%,传出去这在全国范围内都应该算是奇葩异事;完全不像是一个双拥模范城真心解决随军家属就业、积极拥军优属的作为。如果我们不具备安置条件,我们两地分居、独自承担家庭的重担,我们认了;但我们不少是国家和外省地方政府承认的在编在职公务员、干部和职工,完全符合国家的随军家属安置政策,得到现在这样的结果,我们难以心服!如果市里今年确实难以安排出这么多岗位,我们理解;但在压减随军家属安置名额的同时,我们看到市里到处在公开招聘公务员、医生、教师,我们有文凭、有能力、有职称,完全
问政部门:民政局
分享

官方回复

黄升同志: 

	您好!您发来的网上热线收悉。现我们就您提出的申诉回复如下:


	一、关于今年安置随军家属是政策应景还是真心拥军优属问题。回复这个问题之前,先向您介绍一下随军家属就业安置政策及有关工作的情况:2011年3月,国务院、中央军委批转了公安部、总参谋部、总政治部、总后勤部《关于调整军人家属随军政策的意见》,新的随军政策规定,驻全国普通地区正连职(含一级科员、专业技术十二级、体育八级)以上的干部和三级军士长以上的士官,其配偶和未成年子女、无独立生活能力的子女,经师(旅)级以上单位的政治机关批准,可以随军。2011年5月,市双拥办对驻军随军家属申请就业安置的情况进行调查统计,经市人力资源局调档审核,136名可确认为公务员和事业单位正式干部职工的随军家属已于2012年5月由市政府全部予以安置就业,并计划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推行驻军随军家属就业安置改革。之后,由于获悉国家当时正在研究制定随军家属就业安置新政策,我市2013年暂缓研究驻军随军家属就业安置改革问题。2013年10月,国务院、中央军委批转了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解放军总参谋部、总政治部《军人随军家属就业安置办法》;2014年6月,广东省人民政府、广东省军区批转了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省军区政治部《广东省军人随军家属就业安置实施细则》。2014年7月,我市召开市委常委议军会议,提出要严格执行国家和省的政策规定,严把安置条件审核关,按照全面落实和分步实施的原则,公平公正地妥善安置驻军随军家属就业,并部署今年驻军随军家属就业安置工作。2014年9月,市人力资源局按规定发函调审随军家属人事档案,经该局严格审核确定结果后,市双拥办于2014年11月底组织召开了由市委组织部、东莞军分区政治部、市编办、市教育局、市民政局、市财政局、市人力资源局、市社保局、市卫生计生局等单位主管领导和业务科室负责同志参加的安置工作协调会,就驻军随军家属就业安置问题进行讨论并达成了共识。2014年12月1日,市双拥办会同东莞军分区政治部、市人力资源局召开由驻莞各部队政治部门负责同志参加的驻军随军家属就业安置审档情况通报会,向部队通报了此次驻军随军家属就业安置审档情况,对无法确认工作身份随军家属的审档问题作出了解释说明。目前,我市拟在今年年底前对此次审档可确认公务员和事业单位干部职工身份的随军家属,全部按规定予以落实工作安排;对此次暂时无法确认公务员和事业单位干部职工身份的随军家属暂缓安置,其人事档案由市人力资源局通过机要渠道退回原档案所在单位,并计划在规定时限内由原档案所在单位通过机要渠道再寄回市人力资源局重新审核,对经审核可确认公务员和事业单位干部职工身份的随军家属,力争在2015年上半年按2014年的安置政策予以安置就业。综上所述,相信您不难看出我市一直都在组织开展随军家属就业安置工作,确保严格执行国家和省的政策的前提下,结合我市实际情况,努力为驻莞部队官兵及随军家属解决后顾之忧。


	二、关于安置流程是否公平合理问题。2010年1月1日开始实施的《东莞市拥军优属实施办法》(市府令第115号)第十二条明确规定,随军前为公务员和事业单位正式干部职工的驻军随军家属或者军队转业干部随调配偶,且随军后将户口迁入东莞的,本人可以选择安置就业或者货币安置。就业安置工作基本流程:1、由市双拥办通知驻莞各部队统计申请就业安置的随军家属名单;2、驻莞各部队审核把关后统一上报市双拥办;3、由市编办、市公安局、市人力资源局分别就随军家属在莞工作身份、东莞户籍和随军前工作身份进行调查审核;4、提请市委常委议军会议讨论研究驻军随军家属安置有关问题; 5、根据有关职能部门的调查审核情况,由市双拥办草拟驻军随军家属就业安置计划报请市政府审定;6、召开驻军随军家属就业安置工作会议,有关镇街、市有关单位按照市政府文件要求接收安排驻军随军家属工作。以上流程会根据每年的实际情况不同作出相应的合理调整。整个安置过程是由市双拥牵头、各有关职能部门分工配合逐步进行的,为了做到合法合规、公平公正,期间各职能部门互不干涉,如有意见和建议将以协调会的形式讨论研究并达成共识。正如此次审档结束后,我们召开了驻军随军家属就业安置工作协调会,将部队及军人军属反映的有关问题和看法提请会议讨论,以达成合理合规、公平公正的处理意见。所以,您关于职能部门之间相互推卸责任的观点,是对我们工作的误解。


	三、关于档案审查是否合规合法问题。为了防止出现造假档案取得就业安置资格的现象发生,市人力资源局在此次调档的过程中,特别强调要通过机要交通渠道寄送档案和提供社保证明。关于档案审查相关政策规定和有关问题,以市人力资源局的意见为准。针对您提到审档过程中的违规违纪现象,建议您及时向有关部门反映或举报。


	此外,我们注意到您来信最后以“驻莞沙角、黄江、黄牛埔、樟木头、谢岗以及军分区、武警部队部分家属”落款署名,不知您的来信是否征得以上部队及其官兵家属的同意,如果没有,将会影响您信中内容的真实性、可信度。


	非常感谢您对我市驻军随军家属安置工作提出的宝贵建议,如对我们的回复内容和相关工作仍有疑问,建议以“组织对组织”形式,向您爱人所在部队政治部门反映,如确有需要,也可以直接致电市双拥办咨询(联系电话:0769-22832550)。

问政人评分

4分

我要说两句

0参与

0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
  • 知东莞App
  • 东莞广播电视台
    微信公众号
  • 东莞阳光网微博
  • 东莞阳光网
    微信公众号
  • 东莞电台
    微信公众号
  • 莞视频微博
  • 民生视点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