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阳光热线问政
阳光问政>问政详情

关于全市道路反复开挖导致水浸街问题的系统性改进投诉建议

模特1 来自:中国 发布日期2025-08-05 14:10:08 状态: 已回复 编号:531462
处理用时:1小时46分
各位领导:近年来,许多地方因道路反复开挖、缺乏统筹管理,导致排水系统受损或施工垃圾堵塞管道,最终造成“一下雨就水浸街的问题。针对这一现象,建议从规划统筹、施工管理、排水系统保护、监督问责等方面入手,系统解决。一、问题根源分析 1. 缺乏统一规划 - 各部门(电力、通信、燃气、水务)各自为政,反复开挖,破坏原有排水系统。   - 施工后回填不达标,导致路面沉降、排水不畅。2. 施工管理不规范  - 施工垃圾(如水泥块、泥沙)直接排入雨水井,堵塞管道。   - 临时排水措施不到位,暴雨时工地积水倒灌道路。  3. 监管与问责缺失  - 对违规施工、破坏排水设施的行为处罚力度不足。  - 缺乏长期跟踪机制,部分工程回填后不久又出现塌陷或积水。  二、具体改进措施(1)加强统筹规划,减少重复开挖 - 建立“道路开挖统筹协调机制”(如:城市地下管线综合管理平台),由相关部门统一审批,避免同一路段短期内多次开挖。  - 推行“综合管廊”建设,将电力、通信、供水、燃气等管线集中铺设,减少未来开挖需求。  - 制定“道路开挖年度计划”,非紧急工程需提前申报,集中施工,减少对排水系统的影响。(2)规范施工管理,保护排水系统。  - 施工前:- 必须评估对排水系统的影响,制定临时排水方案(如设置导流管、沉沙池)。 - 严禁将建筑垃圾、泥浆排入雨水管道,违者重罚。 - 施工中: - 采用非开挖技术(如顶管、定向钻)减少对路面的破坏。- 设置防尘防淤措施,避免泥沙随雨水进入排水系统。 - 施工后: - 严格验收回填质量,确保路面恢复后排水坡度符合标准。 - 对施工影响区域进行排水能力测试,确保暴雨时仍能正常排水。(3)强化监管与问责 - 建立“施工企业黑名单”制度,对违规破坏排水设施的企业限制投标资格。
问政部门:12345热线
分享

官方回复

有关您反映的问题,需补充{事发地址}便于相关部门核查处理。

问政人评分

1分
点评:全市范围都是一样问题,需全市统筹监管

我要说两句

11参与

10评论

  • 微信用户Re08-11
    一看你就是乱叫的*
    回复 模特1(来自:东莞市):一看你就是做这些工程的老板。
    来自:中国
    回复
    0
    举报
  • 微信用户Re08-11
    还好意思自称人民,人民有你这么蠢吗
    回复 模特1(来自:东莞市):人民的监督让你们这些老板无处遁形。
    来自:中国
    回复
    0
    举报
  • 微信用户Re08-11
    现在智力**也会上网了,建议*屁不通,不要乱发言暴露你的低智商了
    回复 模特1(来自:东莞市):人民的监督让你们这些老板无处遁形。
    来自:中国
    回复
    0
    举报
  • 模特108-11
    人民的监督让你们这些老板无处遁形
    回复 微信用户Re(来自:中国):你的脑子也是做做样子 就会添乱。
    来自:东莞市
    回复
    1
    举报
  • 模特108-11
    一看你就是做这些工程的老板
    回复 微信用户Re(来自:中国):你的方案还不如废纸 不如补习小学课程。
    来自:东莞市
    回复
    1
    举报
  • 微信用户Re08-10
    你的方案还不如废纸 不如补习小学课程
    来自:中国
    回复
    0
    举报
  • 微信用户Re08-10
    你的脑子也是做做样子 就会添乱
    回复 lee先森(来自:深圳市):官方回复真的敷衍,人家提的是建议,官方就不管三七二十一,可能也没怎么看内容,叫人家补充地址,*也就是个摆设,做做样子。
    来自:中国
    回复
    0
    举报
  • 模特108-05
    全市范围都是一样问题
    来自:东莞市
    回复
    1
    举报
  • lee先森08-05
    官方回复真的敷衍,人家提的是建议,官方就不管三七二十一,可能也没怎么看内容,叫人家补充地址,*也就是个摆设,做做样子
    来自:深圳市
    回复
    1
    举报
  • wwwwwwAS08-05
    附议!
    来自:广州市
    回复
    1
    举报
加载更多内容
  • 知东莞App
  • 东莞广播电视台
    微信公众号
  • 东莞阳光网微博
  • 东莞阳光网
    微信公众号
  • 东莞电台
    微信公众号
  • 莞视频微博
  • 民生视点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