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应该由于自然灾害停课还要拿周末来补课
我们是一群关注本地教育发展的学生家长与市民。首先,我们完全理解并支持教育部门在面对台风、暴雨等自然灾害时,以师生安全为首要考虑,果断作出停课决定的应急预案。此举充分体现了政府对生命安全的尊重与负责。 然而,我们注意到,目前通行的“因自然灾害停课则须利用周末或节假日予以补课”的做法,虽意在保障教学进度,但其合理性与实效性值得商榷。 1. “补课”政策是否符合“五育并举”的育人方针? 当前教育强调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自然灾害停课期间,学生所经历的风险教育、生命教育、家庭责任与社会关怀实践,本身就是宝贵的“德育”与“劳育”素材。强制性补课,是否在无形中传递了“智育”优先于其他四育的片面导向,忽视了学生在真实情境中的综合素养收获? 2. 该规定是否体现了“以生为本”的教育原则? 政策制定应充分考虑学生的身心健康。自然灾害可能对学生心理造成影响,停课本身亦是恢复期。占用法定休息日补课,是否充分评估了其对师生灾后心理调适的干扰及可能带来的额外身心负担 1. “补课”是否能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在紧张的灾后,师生身心俱疲,仓促补课极易导致效率低下,事倍功半。此举是否仅为完成形式上的“教学时长”,而忽视了实际的教学质量?是否有相关的效果评估数据作为支撑? 2. 该规定是否给予了学校足够的教学自主权与弹性? “一刀切”的补课要求,是否低估了学校和教师通过优化课堂效率、整合教学内容来消化调整教学进度的能力?是否可能抑制了学校开展更具创新性的灾后主题教育的空间 1. 组织专项研讨,评估现行政策。 建议召集教育专家、一线校长、教师、家长及学生代表,对“自然灾害停课后强制性补课”的实际效果、师生反馈进行科学评估。 2. 考虑出台指导性意见,替代强制性规定。 建议将“必须补课”调整为“弹性处理”或“不建议补课”。鼓励学校通过提高课堂效率、利用自习课、开展融合式教学(如将灾害相关知识融入学习
尊敬的市民: 您好!来件已收悉,感谢您对东莞教育的关注。根据您反映的问题现回复如下: 根据东莞市防汛防旱防风指挥部9月24日发布《关于在全市范围内分批解除“五停”措施的通告》的要求,鉴于台风“桦加沙”对我市影响逐渐减弱,自9月25日(星期四)起,全市中小学、幼儿园、中等职业学校(含技工学校)和托育机构、校外培训(托管机构)、体育学校、高等院校及各类户外培训机构有序复课。为避免寄宿制学生家长频繁接送,兼顾教育教学的连续性,我市各中小学幼儿园9月27日(星期六)统一正常上课。请学生家长留意学校相关通知。感谢您的理解与支持! 东莞市教育局 2025年9月29日
8参与
0评论